手机浏览中华净水器网2017-03-01 责任编辑:刘剑 浏览数:
继2014年发布成人(18岁及以上)研究成果后,环境保护部9月30日向社会发布儿童(0~17岁)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成果。成果显示,我国
继2014年发布成人(18岁及以上)研究成果后,环境保护部9月30日向社会发布儿童(0~17岁)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成果。
成果显示,我国儿童面临传统型和现代型环境健康风险的双重压力。12.7%饮用未经基础卫生设施集中处理的地下水、地表水或窖水,13.6%主要活动场所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石油、石化、炼焦等环境健康高风险企业。
记者了解,为了解我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特点,提高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科学性,环保部于“十二五”期间首次组织全国性、大规模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介绍,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不仅与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有关,还与人的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密切相关。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体生理特征,如:身高、体重、呼吸量等;二是人接触空气、水等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时间、频率、途径和方式;三是人居环境中污染源分布情况;四是人对暴露风险的防范行为。
邹首民说,本次研究发现我国儿童环境暴露行为模式有以下特点:
一是我国儿童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以身体特征参数为例,同一年龄段,我国男童身长/身高、体重和皮肤表面积高于女童,城市儿童高于农村,华北、华东和东北总体高于其他地区。
二是我国儿童环境暴露行为模式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从摄入量看,儿童单位体重呼吸量高于成人,是成人的1~2倍。
三是我国儿童环境暴露行为模式与国外同年龄段儿童存在较大差异。以室外活动时间为例,我国儿童是美国同年龄段儿童的0.8~4.3倍。
四是我国儿童面临传统型和现代型环境健康风险的双重压力。本次调查的儿童中,26.8%暴露于固体燃料做饭或取暖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12.7%饮用未经基础卫生设施集中处理的地下水、地表水或窖水,13.6%主要活动场所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石油、石化、炼焦等环境健康高风险企业,14.6%主要活动场所周边50米范围内有交通干道。
五是我国儿童环境健康风险相关的暴露及防范行为与抚养人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
本文二维码
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以上二维码,即可将本文发布到“朋友圈”中。
微信公众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华净水器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实时掌握最新净水器行业动态,了解最实用的净水器产品知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shqme.co.chinajsq.cn/news/itemid-46846.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 中华净水器网
目前品牌在全国空白区域火爆招商进行中...
公司名称:上海清梅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加盟热线: